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装配式建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装配式建筑

与业内同仁讨论建筑工业化

时间:2016-08-18 09:49:30   作者:实战被动房   来源:陈振基 预制建筑网   阅读:230  
内容摘要:  拜读了辽宁贾总的“浅谈产业化发展的三个问题”,很赞同文中的意见。唯有若干问题愿与贾总和业内同仁交流。  一、“住宅产业化现正处于‘煎熬’阶段”  我很欣赏贾总所言:“住宅产业化也是一场革命,革命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因......
  拜读了辽宁贾总的“浅谈产业化发展的三个问题”,很赞同文中的意见。唯有若干问题愿与贾总和业内同仁交流。
  一、“住宅产业化现正处于‘煎熬’阶段”
  我很欣赏贾总所言:“住宅产业化也是一场革命,革命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因为先进的必将取代落后”。既然是革命,用新制度、新模式来代替旧制度、旧模式,那一定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要一辈子的付出和等待。早在1956年5月国务院就做出《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决定》;1978年全国建筑的建筑工业化规划会议要求,到1985年全国大中城市基本实现建筑工业化,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现在看来国家层面对建筑工业化的进程过于乐观了,那么我们这一代要实现建筑业现代化,还会等多少年呢?谁也不知道。本人参与这个进程也有60年,现在还在“付出和等待”。所以对业内的同仁来讲,只有艰苦地、耐心不懈地推动这个进程,无论是前辈和后辈,不宜用“煎熬”来表述,而用“坚持”或“努力”似乎更正能量些。
  二、“开发商和建筑商不关心‘绿色、节能、环保’”
  的确,“绿色、节能、环保的受益者是业主,是子孙后代”。但开发商、建筑商和业主同是地球上的人,也应懂得绿色、节能、环保的意义。只是改革开放的负作用之一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住宅走向市场化,房地产被责任感参差不齐的开发商控制,有些就是只顾赚钱,不顾建筑物的质量,更不用讲绿色、节能、环保这类社会责任了。本人觉得扭转这种局面的方法之一,就是政府夺回房地产的话语权。本人在2009年就撰文提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应积极推行建筑工业化”,文中提到:“政府作为最大的房地产投资机构,有许多政策性的技术指令可以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贯彻或试行贯彻。保障性住房既然是政府工程,有关部门正应该利用这个平台展示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方向——建筑工业化的效果”。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在保障性住房中推行建筑工业化了,开发商在得到开发权前就允诺采用工业化方法。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优势被广大群众认识,政府加大对工业化的政策推行,私人项目的开发商和建筑商也会采用工业化方法,工业化的比例会逐渐扩大,而这正是香港和新加坡已经取得的结果。
  三、工业化的成本优势无法体现
  我同意贾总的意见:“目前住宅工业化建设项目太少,不能形成规模效益。而且从造价上来看,工业化住宅要比全现浇住宅略高”。这要从五个方面要讨论:
  1,不能把工业化住宅和现浇住宅对立起来,现浇也是工业化的途径之一。现在各地都有高层建筑的现浇技术,有的地方还在推广铝模板、大模板,我们不能把这些都排斥在工业化之外,把工业化等同于装配化。应因地而异,因项目而异选择适宜的工业化。2,由于目前设计标准化尚未通行,难免有些设计不宜用预制装配方法。单纯为工业化而搞预制装配式,提高成本是必然的。所以还是要从工业化的首要:设计标准化开始。3,工业化的工厂生产环节要有大改变,要做好产业升级,才能把成本降下来。目前的工厂生产大都是现场施工的复制,只是简单地把部品移到车间里制造。本人在“要重视建筑产业现代化各环节的软肋”中写道:“更重要的是在车间里各工序要尽可能使用机械代替人工。比如模具的组装和拆卸、钢筋网的制作和搬运、混凝土的浇灌和震捣,如果仍用人手操作,那劳动力用量不减,甚至会更高,产品质量也不易保证。当然,要一下子全盘机械化或自动化是很难的,至少要改革工具,最大程度地用小型机械或机械手来操作,这是目前工厂化制造的软肋”。4,工厂化生产要有新组合。现在流行的模式是建筑项目的各种部件全部发包给一个预制厂,后者必须有所有类型部件的模具和生产工艺,这样必然提高生产成本。是不是一个地区可以实行部件的专业化分工生产,把外墙板、隔墙板、楼梯等部件分给不同的工厂生产,也许这样会降低成本。5,考虑成本不可以以建造成本为唯一评价依据,投标依据,要考虑多方因素。这方面深圳市现代营造公司的谷明旺在2013年《住宅产业》杂志上发表的“浅谈建造工业化技术与经济性的关系”,孟建民和龙玉峰2014年著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模块化、工业化、BIM及时应用与成本控制研究》一书,都有很好的论述和大量研究成果;本人在《建筑技术》2015年第6期刊登的“推行住宅工业化先要改变思维和制度”中提到:“思维改革之一就是要把环保效益、全寿命周期的成本、速度效益、日后维修费等因素列入招标条件内,考虑在工程造价中”。现在深圳有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计划今年10月在深圳将召开一次沙龙,专门研讨工业化的经济问题,届时欢迎贾总莅临指导。
  四、不要把预制厂的建设放在工业化的首位
  正如贾总所言:有些地方政府把“预制构件生产视为朝阳产业”,热衷于建设预制厂。现在的倾向是:一提建筑现代化,就把建设混凝土构件预制厂当成首要任务,不惜买地建厂房,购买设备,而且要求越先进越好。全国目前已建成上百条生产线,花资数十亿。然而,如果设计标准化还没有做到、做好,有了生产线还要等部品的订单,拿到订单再制作模具、设计钢筋网,让工人熟悉制作过程。做完一个项目后模具就没用了,再等下一个项目,重新做模具,再开始新的生产过程,这样的工厂化和现场制造有什么差别?这样就是现代化了?有些地方由于已有住宅空置率甚高,新住宅建设规模有限,设计及施工环节对工业化方法尚不熟悉,标准化尚未成熟,预制成本过高,以致有些预制厂开工时热热闹闹,锣鼓喧天,做完几个项目后,开工率下降,设备呆置,工人不安,投资方严重亏损,骑虎难下。本人把这股建设预制厂的热潮喻为“一窝风”,恐怕不甚为过。工业化的龙头是设计,在设计单位尚未熟悉标准化设计之前,建设预制厂要非常慎重,不要花费巨资而留下产能过剩的局面,这样就根本违反了国家要求推行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目前构件预制厂是按项目设计要求的品种和进度生产,自己没有固定产品,而高度个性化的产品,其模具、人工、配套材料的消耗比标准化构件大得多,预制厂是一种“被动”的生产模式,构件的成本确实高过现浇构件。实际上现在推行的预制装配只是做到了工厂预制化,距离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还很远。严格来讲,建筑工业化预期达到的减少污染、节约材料、降低建筑物自重等目标并没有实现。只是把废水、噪音、废弃物等由现场高空移到地面上来,数量没有明显减少。
  构件生产的模式也要改变。现在预制厂通常为独立企业,可“做万家菜,供万家食”,不参与项目的投标,也不了解工业化部品的情况。等施工企业中了标后,再准备和逐件生产,既影响了进度,还要为交税而提高了成本。本人在香港最大的建筑企业工作时,预制厂和施工部为一家,前者的一切支出都化在建筑总成本中,从未听说“唯一赔得一塌糊涂的是构件生产企业”的现象。构件生产的专业化,用最新流行的语言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改革需要的是创新思维,科技进步。我们不要满足于建设半世纪前国内就已有的预制厂生产模式,还应该把精力放在软件建设上,用创新精神来推出崭新的预制厂模式。
  五、政府应营造完善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
  现在大家都热衷于建筑工业化,但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却没有跟上来,还没有完整的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制度。本人在上文中写道:“至于制度的改革就是打破目前设计和施工分家的制度。其实国家2006年就提出了设计施工一体化,按照这个办法发展商只需提供基本的工程设计方案,将设计与施工的任务、责任和风险全交给一体化的承包人,这非常有利于设计与施工间的配合,有利于总承包人合理组织设计和施工,也给设计师全程管理,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责任”。
  深圳市住建局2016年印发的《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通知》中,提出“装配式建筑项目优先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设计-施工(D-B)总承包等项目管理模式”。本人认为深圳市住建局执行上述《通知》一段时间,可能就会规定承包政府项目的企业必须为EPC或D-B类型的总承包。
  本人在“推行住宅工业化先要改变思维和制度”中还提到:“制度改革另一个范畴就是激发施工单位创造力。施工单位不能永远是产业链中最后的环节,没有话语权,不能仅靠于中标后层层分包下去,收取所谓管理费过日子。推行工业化,其实施工单位的作用比设计还重要。总有一天设计标准化和定型化成熟后,设计的作用日趋淡化,而施工环节的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将明显促进工业化的效益。当前施工单位的管理体制落后,普遍沿袭计划经济变身后的承包制,许多质量事故发生于层层分包,每层都要截留利润,使得本来捉襟见肘的费用不足分配,结果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工程质量怎么能够保证?”住宅工业化再不能沿用过去的管理方法,建筑业要在管理上创新和改革,许多制度要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这可能是一段时间内工业化比建造预制厂更为重要的任务。
  中央对建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催促我们的地方政府如贾总所言:“政府应营造完善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使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相协调,培育预制装配住宅产业链”。我认为制定推广设计标准化、控制预制厂的建设、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提高工厂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推动BIM技术使用等等的政策和制度,才是当务之急。
  六、“从事建筑产业化的人才数量少、整体素质不高”
  贾总此言说到了推行建筑工业化的要害之一。其实50年代我国学习前苏联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的时代,全国大专院校中就设立了建筑制品专业。文革以前,从我国院校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加上前苏联同专业毕业生,为混凝土制品行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许多人成了本专业的专家。文革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取消了这个专业。现况确实如贾总所言:“人才是凤毛麟角”,要“引导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向建筑产业化转型”。本人在“建议加强混凝土和建筑制品技术研究”一文中写道:“这个专业的人才要有‘三条腿’,一是材料—基础课有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专业课有胶凝材料工艺学、混凝土工艺学;二是建筑和结构—基础课有材料力学、理论力学,专业课有建筑学、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制品工艺学;三是设备—包括机械零件和建筑机械。由于生产混凝土和预制件要使用各种设备,包括搅拌机和控制系统、钢筋加工设备、工作台和吊车,现场则要用运输车和吊车,所以机器零件和设备的知识,要比同系其他专业更重要。这‘三条腿’造成了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与其它专业不同之处”。当然半个世纪过去了,对人才的要求可能有变,本人所言只供参考。
  其实沈阳推行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是有优势的。1,沈阳在上世纪60年代采用装配式模式,和北京、上海在同一水平线上,即使后来发现一些问题,但失败的经验教训也是后来的财富。2,原来的东北设计院建材分院是北京基地设计院迁去的,集中了大批熟悉预制技术的人才,如肖凤鸣、黄荣辉、唐明贤等,都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本专业大学毕业的,有着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如果把他们“请出山”,既弥补了当前的人才匮乏,也让他们“焕发青春”,可能会出现双赢的局面。
  以上所言只是本人认识,直人直语,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作者简介:陈振基 亚洲混凝土协会工业化建筑体系委员会 主席)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院北楼226室 邮编:100024 

网站合作|QQ:7050070|邮箱:damifan1688@163.com

实战被动房

  京ICP备16046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