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可再生能源
当前位置:首页 > 设备系统 > 可再生能源

大规模井群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地下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及适用塑料管材选型

时间:2019-09-18 18:04:22   作者:实战被动房   来源:中国建设科技网   阅读:558  
内容摘要:研究起止日期:2011.11~2014.11成果水平:国内领先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项目负责人:伍小亭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名单:刘军、刘景樑、刘祖玲、张津奕、刘建华、王东林、王砚等成果验收日期:2014-12-11成果体现形式:新工艺研究形式:国内合作知识产权形式:无应用......

研究起止日期:  2011.11~2014.11 成果水平:  国内领先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项目负责人:  伍小亭
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刘军、刘景樑、刘祖玲、张津奕、刘建华、王东林、王砚等 成果验收日期:  2014-12-11
成果体现形式:  新工艺 研究形式:  国内合作
知识产权形式:  无 应用情况:  产业化应用
知识产权内容:  
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通讯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95号
邮政编码:300074
网址:http://www.tadi.net.cn
传真:022-23543727
单位联系人:尹宝泉
联系人电话:022-23543063
电子信箱:jidianyanfa@126.com
成果转让联系人:尹宝泉
电子信箱:15102257442

转让意向与范围:  可国(境)内外转让 推广形式:  技术入股
成果简介
  该项目依托于天津文化中心集中能源站,该项目共埋设土壤埋管换热器3786个,全部设置在文化中心景观湖下,为近100万m?建筑供冷供热。换热器采用垂直双U型结构,设计深度120米,换热器间距4.8米。由于地下埋管集中、数量超大,存在着热堆积和换热孔间热突破现象,通过地温场的实时监测,根据地温的变化调整调峰冷热源使用比例,维持地温的平衡状态,对于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采用温度传感器沿土壤及地埋管等距布置,构建分布式温度采集传输系统实现对超大规模井群各区域土壤温度的采集与运行监测,对大规模井群共同作用下地下温度场长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基础数据。项目共埋设地温监测孔12口,其中120in深6口,其中1口为地温背景值监测,其余5口为换热孔;40米深6口,其距换热孔的距离为1m,2m,2.4m,地温影响半径远大于2.4m,换热孔之间存在热突破。从整个制热制冷期循环周期,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可以看出,整个循环周期后地温比原始地温仍降低了近0.3℃左右,需在下一周期进行调整。
  文化中心能源方案的采用,消除了北方地区随处可见的烟囱,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由于大规模地源热泵以及冰蓄冷技术的采用,消灭了第五立面上的冷却塔,而作为调峰冷源保留的冷却塔容量仅为常规方案的25%,且采用下沉式安装,提升了城市景观价值。
  由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充分节约了能源与资源;地源热泵的采用使向大气排放的空调废热负荷减少80%,冷却塔装机容量减少了75%,既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又节约大量的水资源,提升了环境价值!
  能源站所采用的能源形式与传统的能源形式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873吨,减少CO2排放23249吨、减少SO2排放213吨、减少NOX排放81吨,节水率为55.43%,节能率为36.02%。
  "大津市文化中心集中能源站"项目获得2014年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优秀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奖"一等奖,全国首届"金叶轮奖"暖通空调设计大赛银奖,"天律文化中心工程建设新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获2013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太阳能光伏幕墙(屋面)系统技术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院北楼226室 邮编:100024 

网站合作|QQ:7050070|邮箱:damifan1688@163.com

实战被动房

  京ICP备16046299号